7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其中,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糧再獲豐收。上半年,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全國夏糧總產量14281萬噸,比上年增加121萬噸,增長0.9%。農業種植結構持續優化,油菜籽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
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同比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下降1.6%。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經濟運行特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主要指標逐步回升。從季度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由一季度下降6.8%轉負為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轉為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增長1.9%;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從月度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四個月降幅收窄,出口額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二是就業物價總體平穩。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連續兩個月小幅下降。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呈現趨勢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CPI同比上漲1.2%,基本保持穩定。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處于溫和上漲區間。
三是基本民生保障有力。脫貧攻堅成效突出,上半年貧困人口較多的四川、貴州、廣西等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都在5.5%-7.6%之間。社會保障和兜底幫扶持續加強。居民基本生活消費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12.9%,日用品增長5.2%。
四是新興領域動能增強。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5.8%和6.3%。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2%,比上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
五是市場預期總體向好。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9%,連續四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4.4%,連續四個月回升。
今年上半年物價保持平穩,但面臨著洪澇災害以及國內外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下半年的物價會保持什么態勢?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物價目前的構成來看,推動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結構性的,主要是食品價格推動,上半年3.8%的漲幅中8成左右都是來自食品推動,食品價格今年上半年上漲16.2%,對整個物價漲幅貢獻超過8成。從下半年決定物價走勢的主要因素來看,目前工業和消費品在供需都比較平穩的情況下變化不會太大,主要因素還在食品方面。夏糧豐收為糧食價格穩定乃至整體食品價格穩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目前,洪澇災害對部分地方的鮮菜生產、貯運都造成了影響。洪澇災害是短期的氣象因素,對鮮菜的短期供給可能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但鮮菜的供給周期比較短,加上生產的調運調配等政策的跟進,鮮菜價格不會出現特別大幅的變動,不會對下半年的價格走勢造成持續影響。目前,食品中的鮮果價格仍在下降,水產品的價格也比較穩定。從這些方面來看,下半年食品價格盡管短期可能局部出現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上穩中有降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整個物價態勢會繼續保持平穩。
客服熱線:010-82626909
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51號首享科技大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