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場位于我國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省友誼縣境內,從過去“唰唰”的割稻聲穿越到如今“隆隆”的馬達聲,中華傳統農耕與農場在這片黑土帶上實現蛻變。除了飛機,衛星也被用于友誼農場現代化農業生產中。孔令強介紹,一方面,他們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實現精準施肥,降低農業投入,減少污染;另一方面,衛星導航技術可以提高農機田間標準化作業水平。在今年的水稻生產過程中,農場將衛星導航無人駕駛插秧技術的作業面積從去年的3000畝擴展到30000畝。這項技術令秧苗栽植更加均勻,可使陽光和耕地資源利用最大化,每畝還能節約16元人工成本。農場在農業生產中嘗試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術,形成了從地面到天空的我國規模最大的農業機械群。
據統計,目前農場農機總保有量4.9萬臺(件),田間綜合機械化率達99.8%。農機作業實現GPS衛星導航100%、旱田精密播種100%、旱田大馬力機車作業100%。“綠色農業、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探路方向。”友誼農場場長劉化蓮說。農業現代化關鍵在于科技進步。
以農場為代表的黑龍江農墾近年發揮現代化大農業“航母”示范、引領作用,初步建立起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友誼縣郊區,有一個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的農機博覽園。這里集中展出了黑龍江農墾多年來引進、使用過的140多臺(件)農機具。這些農機具與農場見證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歷程。
客服熱線:010-82626909
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51號首享科技大廈1005